改性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材,以能改善树脂在力学、流变、燃烧、电、热、光、磁等某方面性能的添加剂或其他树脂等为辅助成分,通过填充、共混、增强、阻燃、共聚、交联等技术手段,得到的具有均一外观的材料。
改性塑料是实现材料轻量化,减少碳排放的主要材料之一,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重点发展的对象,改性塑料行业将在基于我国强调内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迎来稳步、快速的发展。为更加迅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以及拓展同行业客户,行业的区域性与客户的区域性基本保持一致。
与普通合成树脂相比,改性塑料一般能获得更加优越的性能,如阻燃、耐高温、抗冲击、高韧性、绝缘、易加工等。改性塑料的应用覆盖了家电、汽车、办公设备、电子电气等传统行业和轨道交通、精密仪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企业主要分布于珠三角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客户密集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从销售端来看,由于改性塑料下游应用场景广泛,下游行业众多且客户遍布全国各省市,产品销售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1、产业链分析
改性塑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环节,主要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改性剂等;中游为改性塑料生产供应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家居建材等领域。
改性塑料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上游
改性塑料的上游原料主要为树脂和改性助剂,原料成本占到产品总成本的 90% 左右。拥有上游资源的一体化的企业成本优势明显。
改性塑料基材,以五大通用塑料(PP、PVC、PE、ABS、PS)、五大通用工程塑料(PA、PC、PET/PBT、PPO、POM)为主,还可以是特种工程塑料和氟硅树脂等,如 PPS、LCP、PSF、PI、PAEK、PAR、硅树脂、氟树脂等。
改性助剂是可以改善基材树脂性能的添加剂,也可以是另外一种塑料。添加剂在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借助添加剂实现塑料制品的改性是一条经济、高效、便捷的发展道路。塑料添加剂一般分为增塑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阻燃剂、抗冲击改进剂、润滑剂、抗静电添加剂等,其他特种添加剂有抗结块剂、抗烟雾剂、发泡剂等。
中游
塑料加工改性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改性方法是填充、共混、增强等物理方法。
改性塑料的核心在于配方。通过改性可达到性能增强、功能增加、成本降低等目的。用于填充、共混、增强的改性配方一旦决定,对下游的生产设备的具体操作要求不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用型大品种改性塑料的原始配方基本处于市场公开状态。而高性能、专业型改性塑料的配方则掌握在各细分领域内的领先企业手中。如杜邦、SABIC 分别在改性 PA、PBT 和改性 PC、PC/ABS、PPE 产品上拥有现有改性配方中的大部分优质配方和专利;索尔维在特种工程塑料改性方面,如改性 HPPA、PPS、LCP、PSF、PEEK 等,具有非常丰富的优质高档产品线。
下游
改性塑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电子电器、办公设备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家电等消费品消费需求得到快速释放,推动改性塑料行业迅猛发展。
另外,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提升,各领域对产品轻量化发展日益明显,推动改性塑料对钢铁材料替代不断扩大。部分企业通过对改性塑料技术及配方的深入开发,促使改性塑料应用逐步向航空航天、高铁、新能源等高端领域扩展。
从行业成本结构情况来看,原材料一直是改性塑料行业最大的成本来源之一,以普利特为例,2021年改性塑料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91.6%,而改性塑料最主要的原材料为各类塑料,由此可见,我国塑料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业的生产。
就我国塑料产业情况来看,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下游需求增长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塑料产量不断增长,为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基础。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达11039.1万吨,同比增长6.6%。
2、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改性塑料的常规生产过程是将合成树脂以及改性剂进行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同时进行定量喂料进而把控品质。下游生产企业将改性塑料通过挤出、吹塑、注塑等方式形成最终的成品。目前改性塑料具有以下的技术特点:
(1)塑料工程化
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可在极端的化学、物理环境中长期使用,并且替代金属作为工程结构材料。工程塑料的产量较小,价格较高,因此部分企业将产量大、成本低的热塑性塑料通过填充、增强和发泡等手段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实现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的工程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热塑性工程塑料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扩大通用塑料的使用范围,使其在各行各业都具有更广的用途,改变生产使用不平衡的现状,减少资源的浪费。
(2)改性材料的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主要围绕塑料制品的可降解、可循环回收性研究进行开展,如开发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材料生态化技术。对不同用途材料的可降解性或长寿命性的配方设计,并且探讨与环境协调的再生循环方法,在塑料回收后,通过共混、接枝、嵌段等形式组合对其性能进行再生性利用,构成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和稳定寿命的塑料材料,从而达到功能化再生的目的,也有助于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材料的循环使用,提高改性塑料提高重复使用率。
,,哈希游戏源码出售(www.hx198.vip)采用波场区块链高度哈希值作为统计数据,游戏数据开源、公平、无任何作弊可能性,哈希游戏源码出售开放单双哈希、幸运哈希、哈希定位胆、哈希牛牛等游戏源码下载、出售。
3、改性塑料行业规模
改性塑料行业起源于发达国家,随着上个世纪石油工业以及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欧美等发达地区率先在塑料改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技术创新,并逐渐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及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跨国公司如巴斯夫、陶氏化学以及杜邦等。我国改性塑料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制造业与供应链向中国转移,使得行业得到快速成长。根据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统计数据,2010 年-2020 年世界塑料产量从 2.65 亿吨上升至 3.67 亿吨,年复增长率为 3.31%,其中我国的塑料产量占全球产量逐年上升,并且在 2020年达到 1.17 亿吨,年复增长率为 6.56%,增速高于全球市场,目前我国已成长为塑料生产、消费、出口第一大国。
目前国内塑料行业以通用、大宗的塑料产品及其制品为主,随着近年来产品加快转型升级,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等,行业目前正走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市场对于技术含量与品质较高的改性塑料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4、改性塑料行业发展前景与应用场景
改性塑料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与消费升级,得益于“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国内行业聚集优势资源推动创新发展,大量具有原创性、独创性技术的产品竞相涌现,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截至“十三五”末期,行业建成轻工行业重点实验室 15 个,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中心 5 个,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 5 个,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 17 个,塑料加工发明专利超过 7.5 万项。消费升级为传统行业与新兴领域带来高速发展,带动对上游改性塑料的需求。随着“十四五”的逐渐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将逐步加快,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将拉动改性塑料相关产业链的质量提升与深化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随着下游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改性塑料正逐步替代通用塑料与传统材料,成为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新材料之一。改性塑料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改性塑料制品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汽车、家电、医疗卫生等领域,同时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对于改性塑料制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
5、改性塑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改性塑料是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多产业实现轻量化、低碳化及环保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产业相继提出“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理念,政府主管部门以及行业自律协会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鼓励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塑料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及《塑料加工业“十四五”科技创新指导意见》提出,塑料加工行业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塑料加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贡献。到2025 年,塑料加工业主要产品及配件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端领域的需求,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产品标准体系;行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改性塑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将迎来高速发展的窗口。
(2)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
改性塑料凭借其轻量化、耐腐蚀、阻燃性、耐热性、绝缘等性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医药、包装、家电、建材、航天、新能源等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在汽车领域,改性塑料可以用于方向盘、仪表盘、汽车车灯、保险杠、燃油箱等关键零部件,并且在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业如电池、连接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健康防护领域,改性塑料可应用于医药包材、医疗防护、药品包装等场景;在家电领域,改性塑料常见于各类小家电、电视以及白色家电;在家居建材领域,改性塑料也是建材、管道材料、施工用品等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逐步进入了航天、光伏、风电等新兴领域。随着未来相关产业不断创新,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将持续扩展,为行业内的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3)进口替代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步入“十四五”发展阶段,国内各类行业对改性塑料产品,特别是高端改性塑料产品的需求敞口将逐渐扩大,目前国内对中高端改性塑料产品的采购,仍然主要依赖于对巴斯夫、陶氏、杜邦等跨国公司的进口。因新冠疫情以及国际形势不稳定等因素,现有供应量越来越难满足国内逐渐扩大的需求,因此,国内生产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进口替代产品。同时,在“十四五”建设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塑料生产大国升级为塑料生产强国的大背景下,国产化将成为国内改性塑料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6、改性塑料行业进入壁垒
(1)人才壁垒
改性塑料行业的行业动向变动较快,企业需要具备足够的人才储备以保障研发工作的稳定性,并快速吸收、优化开创新的技术。在行业内,技术员工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在多年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与实践。此外,改性塑料行业市场变动迅速,企业需要具备捕捉市场动态的能力,管理层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
(2)技术壁垒
改性塑料包括标准化与非标准化产品,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有特定的配方,因此改性塑料行业对于企业在技术、工艺方面的研发能力要求较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在满足客户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之上,能否为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在改性塑料的配方设计中,原料以及改性助剂的选择在品种或数量上的细微变化可引起最终产品性能的巨大变动,能否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研发设计出适合的材料配方,是企业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
(3)资金壁垒
改性塑料行业的资金壁垒较高。企业不仅仅需要持续在生产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而且也需要为扩大生产线扩建产能保持市场竞争力提供现金流。此外,企业的上下游客户供应商主要为大型集团客户,经营过程中对流动性资金的要求较高。多方综合因素对新进入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
(4)资源壁垒
对于改性塑料生产企业而言,供应链的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改性塑料产品的上游为石油产业和化工产业,主要供应商集中于大中型石化类企业,与该等企业建立稳定的供求合作关系对于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存在一定挑战。其次,改性塑料在各领域的用途广泛,且下游客户对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要求较高,一旦与客户确认合作关系后将持续保持长期业务往来。此外,企业可通过客户管理系统了解客户对于改性塑料产品的需求的变化,进而加以满足。新准入行业的企业将需要较长的客户开发周期。
7、改性塑料行业面临的风险
(1)环保政策愈发趋严
目前,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逐渐趋严,相关法规不断完善,政府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且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改性塑料的生产过程涉及废气与废水的排放,若无法按照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环保方面的措施与投入,存在罚款、整改以及停产的风险,进而将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激烈
改性塑料行业企业众多,集中度较低,规模以上的塑料生产企业超过 16,000 家,国内上市公司超过 30 家,部分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及替代性,因此整体竞争较为激烈。同时,随着下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改性塑料产品的功能性、多样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与研发能力才能够满足下游快速变化的需求。
来源:普华有策咨询,华经情报网 ,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